
2022年互聯網的宏觀環境
發表日期:2021-12-27 文章編輯:洛壹網絡
2022年互聯網的宏觀環境
1、反壟斷:資本不再萬能
2021年,被稱為“反壟斷大年”。
尤其是互聯網領域,利劍頻繁落下。上半年,阿里巴巴因實施“二選一”壟斷行為被罰182.28億元,這是我國至今開出的最大反壟斷罰單。下半年,美團因同樣的原因,被罰34.42億元。單是這兩家大廠,因壟斷行為被罰金額,就超過200億元。
過去二十余年,互聯網巨頭滲進各行各業,靠著一套“燒錢、合并、壟斷”的打法,瘋狂擴張,加劇了收入分配不公和社會不穩定。因此,“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”在去年的中央經濟會議上,被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。據統計,2021年以來,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共發布反壟斷處罰案例上百起,其中七成以上案例涉及互聯網企業。而針對“二選一”、“大數據殺熟”等行為的反壟斷細則也在出臺。
監管趨嚴之下,互聯網巨頭們開始有所行動。12月,騰訊以中期派息方式,將所持有約4.6億股京東股權發放給騰訊股東,對京東持股比例將由17%降至2.3%,被外界猜測為降低自身反壟斷監管的風險。騰訊持股的美團、拼多多、知乎等大公司或將面臨同樣境況。
互聯網領域反壟斷的大旗,今年只是剛剛揚起。
11月18日,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,被視為我國反壟斷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的體現。而且,“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”在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再次被強調。這意味著,接下來,反壟斷在執法層面將常態化、系統化地鋪開,打破原有的市場壁壘。
2、互聯互通:“拆墻”是大勢所趨
過去,互聯網公司們越來越壯大,逐步形成了平臺生態的閉環,圈流量池的“城墻”越筑越高,最典型的便是騰訊系、阿里系、字節系產品,分別以微信、淘寶、抖音為代表,互相屏蔽鏈接訪問,如微信不能直接訪問來自淘寶抖音的鏈接,淘寶購物不能使用微信支付,抖音針對第三方來源的產品、不支持進直播間購物車……
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失,存量時期,互聯網企業們競爭的重點依然還放在如何加深流量池的壁壘,陷入了殘酷的惡性競爭。
互聯互通,是反壟斷的舉措之一,更是為了能夠降低交易成本、促進創新創業,推進平臺之間的長遠良性發展。
9月13日,針對屏蔽鏈接網址這一問題,工信部相關部門提出有關即時通信軟件的合規標準,要求9月17日前各平臺按標準解除屏蔽。然而,這天之后,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不及理想效果。有網友投訴微信并未開放,例如淘寶購物車一鍵分享功能在上線第2天就在微信失效。
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會議上曾表示,平臺之間的互通是“非常復雜的問題”。從商業角度而言,以騰訊為例,互聯互通意味著騰訊系企業獨享微信生態的優勢將失去。單從技術層面分析,平臺打通之后,用戶體驗、用戶隱私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。
但從根本上來說,“拆墻”是大勢所趨。到11月29日,微信已經開始松綁外鏈,用戶發現已經可以在微信上直接打開淘寶以及抖音等鏈接。
一位行業觀察者對深燃分析稱,2021年,在有關部門的推動下,互聯網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已經完成了從0到1,也就意味著更多的互聯網企業至少不會在新的領域設置限制,而過去舊有的關卡,也會循序漸進地逐步拆除。
3、數據安全:加速度發展
2021年6月,滴滴在美股遞交招股書,緊接著7月,“滴滴出行”因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,被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》相關規定下架。在滴滴之后,運滿滿、貨車幫、BOSS直聘也被啟動網絡安全審查,2021年數據安全審查的大幕拉開。
滴滴事件背后,是互聯網產品的相關數據和技術應用不但涉及個人權利、隱私,還關系著公共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議題 。2021年,被稱為數據安全元年。繼《數據安全法》、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施行之后,有關部門還發布了《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。
一位數據安全領域從業者對深燃表示,今年很多大公司的重心是實施數據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,接下來,互聯網選手們的重心就會放在,如何更進一步在數據安全方面規避風險,提高效率。
與此同時,數據安全的市場快速崛起。其中的隱私計算異軍突起,成為數據安全領域最炙手可熱的賽道。據統計,隱私計算領域2021年融資額已超50億元。
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發布的《2021數據安全行業調研報告》顯示,我國數據安全已經到了發展的關鍵期,未來對于數據安全的需求將越來越大,同時對于服務能力和產品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
4、擁抱變化:合規是未來幾年的大趨勢
這一年,高密度、強力度的監管持續,讓所有互聯網從業者都無法忽視。
從整治幣圈亂象、教培領域的“雙減”、房地產行業的大震蕩,到監管風暴刮到短視頻、直播電商、游戲領域,面臨反壟斷、互聯互通、數據安全監管的互聯網行業必須求變。
監管趨嚴的背后,是互聯網原有的打法已經不適合新時代的要求 ,有關部門正引導著整個互聯網企業,從以往的無序擴張、野蠻生長,向精耕細作的新時代轉型,從以前的消費互聯網模式,向由科技主導的互聯網時代發展。
2021年三季度期間,阿里、騰訊兩大頭部,營收增速、凈利潤雙雙下滑,除此之外,多家大廠都面臨類似情況。互聯網企業紛紛裁員“過冬”,節衣縮食。
展望2022年,合規一樣是大勢所趨,在未來幾年也還將持續。互聯網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,企業們需要構筑新的增長引擎。而身處其中的個體,也都要做好擁抱變化的準備。“唯一永恒不變的東西就是‘變化’”,將無比適用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bgnrnt.com/news-details-40-598-1.html
版權聲明:
1:本站所有內容均由互聯網收集整理、上傳,并且以計算機技術研究交流為目的,僅供大家參考、學習,不存在任何商業目的與商業用途,如描述有誤或者學術不對之處歡迎及時提出,不甚感謝。
2、 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我們4724325@qq.com第一時間處理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