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協同辦公能否成為業務入口?
發表日期:2022-01-05 文章編輯:洛壹網絡 文章來源:深圳網站設計
協同辦公能否成為業務入口?
中國的SaaS是從協同辦公開始的,團隊協作或OA被賦予了企業社交的概念,形成了一個以溝通和協作為目的的ToB產品。
企業微信和釘釘也是以此為ToB的切入點。
協同辦公商業模式本身還沒有閉環
因為協同辦公在企業用戶中有較大的普適性,以ToC的思維邏輯:依靠流量就能迅速形成用戶規模,從而全面進入ToB領域。
但終究還是沒有繞開協同辦公的盈利模式問題,這個生意沒有設計閉環。
自信從來都是巨頭的通行證,它們堅信用戶規模論是制勝法寶:只要用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,就會產生無法估量的生態價值;或者說得更直接些,只要獲取足夠多的用戶,盈利模式自然就會產生。
根據最近發布的數據,釘釘突破1000萬企業客戶和超過2億用戶;緊隨其后的企業微信,也有250萬企業客戶和6000萬用戶。
這似乎要應驗用戶規模論的邏輯。然而,除了越來越多的用戶,帶來越來越高的成本之外,什么都還沒有發生。
協同辦公不是流量生意
對于消費互聯網來說,流量會起作用:圍觀的人多了,買東西的人也一定多。對于ToB來說,流量可以帶來注冊用戶,但是注冊用戶數與有價值貢獻的客戶數之間,沒有必然聯系。
就是說“注冊用戶多,價值客戶也一定多”,這個邏輯不成立。
協同辦公要閉環成一個有效率的ToB生意,最終取決于有多少組織被轉化為價值客戶,這事兒單靠流量很難辦到。
所謂價值客戶,即有價值貢獻的客戶。他們可以是付費客戶,也可以是以其它方式交換價值的客戶。對于ToC消費生態來說,注冊用戶也可能產生價值;而對ToB生態而言,注冊用戶產生成本,只有價值客戶才產生價值。
協同辦公能成為業務入口嗎?
注冊用戶能轉變為價值客戶,一定是平臺提供了價值。對于ToB來說,功能的能用和有用不是價值,能夠產生生產力的服務,才是平臺的價值。
很顯然,聊天聊不來業績、溝通也不能幫助成單,“電子話癆”已經成為企業的一種公害。既然協同辦公不是生產力,所能轉化和保有的價值客戶就沒那么多。
從客戶側看,以協同辦公平臺的輸出生產力能力,很難聚集眾多價值客戶而成為業務入口。從平臺側看,如果協同辦公與業務層的SaaS生態沒有關聯,也就不能成為業務的入口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bgnrnt.com/news-details-40-612-1.html
版權聲明:
1:本站所有內容均由互聯網收集整理、上傳,并且以計算機技術研究交流為目的,僅供大家參考、學習,不存在任何商業目的與商業用途,如描述有誤或者學術不對之處歡迎及時提出,不甚感謝。
2、 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我們4724325@qq.com第一時間處理;